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公瑾对子明你的才识也是颇为赞赏的。
他说,子明你对曹军水陆虚实的分析,颇有独到之处,
尤其是关于水战的一些想法,虽惊世骇俗,却也发人深省。
有你参赞军机,共谋破曹大计,实乃我江东之幸,亦是联盟之福。”
这话听起来滴水不漏,全是褒扬之词。
但我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鲁肃特意转述周瑜的话,强调的是对我“才识”的赞赏和对我“参赞军机”作用的认可,
这恰恰说明周瑜关注的是我的“工具价值”。
至于我这个“人”,以及这个任命本身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鲁肃则巧妙地避而不谈。
这反而让我更加确定,周瑜的内心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平静。
“子敬过誉了,”
我连忙谦逊地回应,
“昭不过是纸上谈兵,拾人牙慧罢了,岂敢与公瑾都督这等经天纬地之才相提并论?
能得吴侯与都督不弃,委以参军之任,已是诚惶诚恐。
日后还需多多仰仗子敬与都督提携指点才是。”
我顿了顿,目光诚恳地看向鲁肃,决定主动出击,试探着说道:
“只是,昭毕竟身份特殊,乃玄德公麾下使臣,
骤然领受江东参军之职,虽是为促成联盟、共抗曹贼,但心中实有忐忑,
唯恐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尤其……是怕公瑾都督心有芥蒂。
若因此影响了两家精诚合作的大局,那便是昭之罪过了。”
我故意将话说得直白一些,点出我最担心的问题,并将“影响大局”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观察鲁肃的反应。
鲁肃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又恢复了自然,他摆了摆手道:
“子明多虑了。
公瑾为人,光明磊落,心胸开阔,岂会因这点小事而心存芥蒂?
他敬重的是英雄,欣赏的是才能。
子明你既有匡扶汉室之志,又有破曹之策,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再者,吴侯用人,自有主张,公瑾身为臣子,岂会妄加揣测,心生不满?”
鲁肃这番话,看似在为周瑜辩解,实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的猜测
——周瑜或许确实存在疑虑,否则鲁肃不必如此着力地强调周瑜的“光明磊落”和“心胸开阔”。
他最后那句“吴侯用人自有主张”,更是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孙权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