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权亲自上前虚扶,言语恳切,姿态放得极低,这无疑是一种高明的笼络手段。
周围的鲁肃满面春风,而周瑜脸上那抹难以捉摸的微笑,则像一层薄雾,让人看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热络的气氛中,我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丝毫不敢放松。
按照常理,此刻我应当立刻俯身叩拜,行受职之礼,以示对君主的尊崇和对职位的接受。
然而,我却不能这样做。
我若真的行了那大礼,便等于在事实上承认了自己已归属于江东麾下,
这不仅违背了我此行的初衷,更可能给远在夏口的主公(刘备)和孔明带去极大的困扰和误解。
我必须在接受这个充满诱惑的“参军”身份的同时,清晰地界定我的立场和职责范围。
因此,在孙权松开虚扶的手后,我并未顺势下拜,
而是再次深深一揖,挺直了身躯,目光诚恳地迎向孙权,语气不卑不亢地说道:
“吴侯错爱,昭感激莫名。
然昭此来江东,身负主公(刘备)托付,首要之务,乃是促成孙刘联盟,共御曹贼。
昭斗胆领受参军之衔,并非贪图荣禄,实乃感佩吴侯为天下苍生、汉室江山奔走的决心,
亦是为了能更有效地协调两家之力,互通声气,戮力同心,以期早日达成联盟抗曹之大计。
故此,昭虽领参军之名,然身份仍是汉左将军(刘备)麾下使臣。此节,恳请吴侯明鉴。”
我这番话,说得极为小心。
既表达了接受任命的诚意(感佩吴侯、为联盟大计),
又明确重申了自己的使者身份和首要任务(促成联盟),
更重要的是,将接受参军职务的目的,牢牢地框定在了“为更好地促进联盟协作、共同抗曹”这个框架之内,
巧妙地避开了“投效江东”的嫌疑。
这既是向孙权表明我的原则,也是说给可能存在的、江东内部反对声音听的,更是对我自己内心底线的一种坚守。
孙权听了我的话,碧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何等聪明,自然听出了我话中的深意。
他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微微颔首道:
“子明先生顾全大局,忠于故主,高风亮节,孤甚为钦佩。
先生所言极是,孤任命先生为参军,正是看重先生能在孙刘两家之间,起到沟通桥梁之作用,使我两军协同作战,更为顺畅。
先生使者之身份,孤自然尊重。”
他轻轻一句话,便认可了我的说法,将我的“不拜”和“使者身份”都合理化了,显示出极大的气度和掌控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