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它考验着来访者的定力与心性。
寻常使者,面对如此阵仗,恐怕早已心生惴惴,急于开口打破僵局。
但我知道,此刻急躁不得。
孙权既然单独召见我,必然有他的目的,我需要做的,是静待他出招,然后沉稳应对。
我端正坐姿,目不斜视,心中快速回顾着预设的应对策略,同时也在暗中观察着孙权和周瑜。
孙权比我想象的还要沉得住气,那份从容,绝非寻常少年诸侯可比。
而周瑜,则如同深潭,让人难以窥测其真实想法。
终于,孙权放下了茶盏,目光再次聚焦在我身上,语气平缓地开口了:“听闻子明先生乃颖川人士?”
“正是。”
我回答道,心中了然。
这是典型的开场白,从籍贯入手,看似闲谈,实则可能是在印证某些信息,或是想从我的回答中捕捉蛛丝马迹。
“颖川,人杰地灵之地。”
孙权微微点头,“郭奉孝、荀文若皆出于此。不想刘豫州麾下,亦有子明先生这等颖川俊才。”
他的话语看似称赞,实则暗藏机锋。
提及曹操麾下的两位顶级谋士,既是抬举,或许也带着一丝试探,想看看我如何回应,是否会因此流露出骄矜之态,或是对曹操阵营的态度。
“吴侯谬赞。昭才疏学浅,岂敢与奉孝、文若等先贤并论。”
我谦逊地回答,语气诚恳,
“不过是追随主公(刘备),欲在这乱世之中,为汉室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我刻意强调了“追随主公”和“为汉室”,既表明了立场,也点出了刘备集团的政治旗帜。
孙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碧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子明先生过谦了。孤闻子敬(鲁肃)言,先生于荆襄局势,颇有独到见解。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来了,开始切入正题了。
我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吴侯垂询,昭不敢不答。”
我略一沉吟,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
“荆襄局势之复杂,关键在于人心。
刘景升(刘表)在时,尚能勉力维持。
然其优柔寡断,未能早立继承人,致使其殁后,蔡瑁、张允等豪族得以轻易操控局面,献土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