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天府书肆,一本《工器护本论》悄然流传。书首题「火器者,圣人之兵也」,内页将陈大锤铸鼎与大禹铸九鼎类比,称「工器佐礼,古今一理」。
东厂番子查获抄本时,发现扉页赫然盖着杨廷和私印。内阁会议上,杨廷和从容解释:「此书借古喻今,实则劝诫士人「以礼御技」,与陛下「工器佐礼」之意相通。」
朱厚照盯着杨廷和捧出的《工器护本论》,忽然大笑:「杨阁老果然通达!来人,命应天府学宫将此书列为算学生必读书,再加印千册送与各藩王府。」
退朝时,陈大锤故意撞向杨廷和,算珠链上「工」字与杨廷和朝珠上的珊瑚珠轻轻相击。老臣嗅到链中隐约的硫黄味,忽然想起书中「火雷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的批注——这哪里是士绅的舆论转向,分明是皇权借士大夫之笔,给技术垄断披上了《周易》的外衣。
正德十一年四月,应天府试增设算学科。考场外,陈大锤之徒李铁算握着匠户身份证明,与士绅子弟并肩而立。监考官欲阻拦,却见其怀揣朱厚照亲赐的「工器入仕」圣谕。
「算学特科,不论出身,」主考官展开黄绢,「第一名赐「工器进士」,入考工院效力。」
李铁算提笔时,瞥见考题竟是「试以《大学》格物论磁石指南」。他忽然想起陈大锤的教导:「算珠分阴阳,磁石有南北,圣人之道与技术之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放榜当日,李铁算中头名,获赐五品冠带。应天府生员虽哗然,却见其补子绣着「工礼交融」纹——上半段是儒家云纹,下半段是匠官锚链。杨廷和望着榜单,想起李东阳「算珠可量乾坤」的遗言,不得不承认:皇权已用算珠为刃,在士绅与匠户之间,切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晋升之路。
紫禁城偏殿,「技术礼法司」首次会审。王守仁抚着五梁冠,审视徐泰旧部呈上的磁石埋深数据:「此数据虽涉火器,却属民生土壤改良,依《工器股管理条例》,当免罪。」
锦衣卫千户拍案而起:「敢说与火器无关?磁石埋深分明与膛压计算相关!」
「火器膛压?」王守仁翻开《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此数据不过是「度程」之一,何罪之有?」
朱厚照听着殿内争执,目光落在司礼监新铸的「工器礼法之印」上。印面左刻《考工记》,右刻《论语》,中间以算珠链相连——这枚印玺,终将成为丈量技术与礼法的新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