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刘忧心忡忡,"三个月能有多大进展?"
李明远笑了,这笑容里有种让人莫名安心的自信,"相信我,足够了。"
……
停战第三天,秘密研究所。
"精度问题的关键在哪?"李明远站在白板前,看着台下二十多位顶尖专家。
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甚至是半夜被从睡梦中叫醒,连夜飞来的。
"材料问题!"材料学教授立刻举手,"我们的钢材精度和均匀性远不如敌国。"
"加工问题!"机械专家接着说,"我们的机床精度太低,无法实现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加工。"
争论持续了近两小时,意见五花八门,却没有触及本质。
李明远最后敲了敲桌子,会议室安静下来。
"各位,这些都是表象问题。根本问题是..."他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大字,"计算能力。"
"计算机?"有人困惑地问,"那不是用来算数的大家伙吗?和武器精度有什么关系?"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计算机革命对现代工业和军事的根本性影响,但在这个年代解释清楚并不容易。
"请各位想象,如果有一台机器,能在一秒钟内完成数千次复杂计算,能实时调整炮弹的发射角度和火药量,能精确控制金属的切削路径和深度,能模拟分析复杂物理环境下的应力分布..."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的设想震住了。
"这...这……这可能吗吧?假的吧?"一位老专家摇头。
"不,"李明远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计算机能做到的。而且,我们必须在敌人之前做到。"
当天下午,李明远带领专家组参观了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研究室。
这里的"计算机"是虽然很小了,但是依旧是一台庞然大物,占据了小半个房间,靠成千上万个电子管工作,每分钟能完成几百次基础计算。
"看到了吗?"李明远指着这个庞然大物,
"这就是我们当前的计算能力极限。体积大、速度慢、可靠性差、耗电惊人。这样的计算机,根本无法安装在坦克里控制火炮,无法指导工厂进行精密加工,更无法支持复杂武器系统的开发。"
电子专家王教授点点头,"确实如此。关键问题是电子管太不可靠了,一台计算机几千个电子管,平均每天都要更换几十个烧坏的。"
"我提议,"李明远环视众人,声音坚定,"利用这次停战窗口,全面冲刺小型计算机研发。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在武器领域的任何突破都将是短暂的。"
当天晚上,一份名为《计算机革命与国防现代化》的报告被紧急送往军部。
第二天,李明远接到通知,他的建议获得了批准,一个代号"星火"的计划正式启动。
……
停战第五天,某机密会议室。
"这不可能完成。"计划委员会的老主任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
"李同志,你提出的《复合型国防工业体系建设计划》太宏大了,需要的资源是现有军工体系的三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