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总沉默的知青,裤腿已经湿透,却始终没喊过一声累。
鸡叫头遍时,五亩试验田全部浇完。
陈和平提着马灯巡视,灯光扫过处,新覆的麦秸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他蹲下身,扒开一处的麦秸。
下面的泥土果然还湿漉漉的。
“成了!”他嘶哑的声音在夜色中传开,“全屯就照这个法子干!”
……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没出三天就传到了公社。
这天晌午,上官屯的土路上扬起一片尘土。
廖书记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后头跟着十来个生产队长,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屯子。
“老陈!”廖书记还没下车就扯着嗓子喊,“听说你们搞出了新名堂?”
陈和平正蹲在井台边修辘轳,闻言赶紧迎上去:“廖书记,您来得正好!”
他指了指远处的试验田,“林川鼓捣的穴灌法,真管用!”
“太好了!”廖长春兴奋地说道,“这小子,走,去看看!”
一帮人呼啦啦涌到地头。
试验田里的玉米苗挺得笔直,叶子绿得发亮。
跟旁边没浇过的地一比,简直像两个季节的庄稼。
“这……这真是用穴灌法浇的?”
一个生产队长蹲下身,扒开麦秸,手指插进土里,“嗬!底下还湿着呢!什么时候浇的水?”
“前天晚上。”一个屯民回应道。
众人吃了一惊。
要知道,这天天大日头晒着,水浇到地里,不用半个小时就晒干了。
谁能想到上官屯的地,能扛两个晚上加一个白天?
十几个生产队长呼啦一下围到试验田边,像看西洋景似的盯着那片绿油油的玉米地。
有人二话不说就跪在了地上,把整只胳膊都伸进麦秸底下:“真神了!这地里的湿气真足!”
有人较真,跑到没浇过的那半边地,使劲刨了个坑,又跑回来在浇过的这边也刨了个。两边的土一对比,浇过的那边土色深褐,攥在手里能成团;没浇的那边,土渣子簌簌地从指缝往下掉。
队长们这会儿全服气了,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这麦秸盖多厚合适?”
“一个坑浇多少水?”
“夜里浇还是白天浇?”
“林川,”廖书记招呼道,“你来给大家讲讲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