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曾几何时,单一个洛阳城就有五十余万人口!
如今却只剩下了五万人。
袁耀亲自带着士兵挑选几处聚在一起的大宅院,用砖石进行修缮。
不要小瞧汉末高官宅子的住宅面积,那都不能用宅子来形容,得叫庄园!
袁耀利用他的住宅主体,将所有宅院全都用砖石、水泥封顶。
然后留好气口和用玻璃做的天窗,方便透光。
如此,一个庄园住个几千人不成问题。
再加上袁耀早就让人提前打造好的暖气管道和暖气片,一个大院几千人的集体供暖,极大的节省了煤炭成本。
袁耀也不让他们交钱,没钱的情况下出点力总是可以的吧?
如此,只需要留下教导他们的工匠和一两千士兵管理,别让他们打架。
百姓为了冬天不被冻死,自己就会埋头苦干。
五万人一同动工,在下个月彻底进入寒冬之前就能完工。
最后是个人道德的问题,为了防止出现什么二三事,这地方不实行家庭混居,而是男女分开。
晚上想要嗯嗯啊啊,要么憋着,要么冒着冻毙的风险出去嗯啊去!
只要不在屋内影响风化就无所谓。
所有县城都复制这个模式,能为袁耀节省相当多的煤炭。
至于乡村,则是每个村建上两个砖石搭建的暖房。
村里人少,而且造的锅炉还是太少肯定是不够所有乡村使用,所以就直接烧火炕。
这种东西在大汉时期其实就已经有了,但并不算普及。
建造两个足够容纳几百人的大型暖房,铺设砖石火炕,屋外留烧火的灶。
晚上预留轮班的人负责生火,白天可以用这些灶来做饭、烧水。
这里还有个硬性条件就是每个人都得喝烧开的热水,减少喝冷水造成的生病现象。
等袁耀说完,司马懿沉默了。
不得不说,袁耀想的办法的确更好,更完善。
他们两人就好像是站在了不同的高度去看问题,去思考。
袁耀的高度至少比他高上十几层楼。
在袁耀的规划中,化零为整,将所有人都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去对抗严寒。
同时利用他现有的工业条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帮助百姓。
而他呢?
只是将这件事当做了一个任务,而且整个计划的分数并不算是太高。
他只是维持住了百姓最基础的生存,要打分的话,也仅仅只是个及格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