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开局就有一个女儿

第27章 棒梗抢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贾张氏心疼地看着棒梗,这孩子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呀!一想到刚才被丁建国气了一顿,此刻她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起来。

刚刚要不是因为前院还有人,自己还不和他丁建国拼了,将自己的孙子抓到公安局,还拿自己的宝贝孙子和他家的赔钱货比,那是能比的吗。

只见贾张氏瞪着秦淮茹,刚要开口斥责道:“秦淮茹,你是不是……”话未说完,突然一阵浓郁的肉香扑鼻而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秦淮茹一家也是闻见了外面的香味,贾东旭看着面前的东西更是吃不下去了。

贾张氏满脸狐疑地盯着秦淮茹质问道:“秦淮茹,你不是说何雨柱空着手回来了吗?那这股香味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没等秦淮茹回话,心急的棒梗早已按捺不住,像只闻到腥味的小猫一样,径直冲出门外。

秦淮茹还想要阻止,但是一想到能改善一下伙食也是不错的,所以秦淮茹也就不再说话了。

棒梗循着香味一路跑到了何雨柱家门口。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何雨柱家里空空如也,压根儿不见人影。

不过棒梗并未就此罢休,顺着那诱人的香气继续寻找源头。最后,他竟鬼使神差般来到了丁建国家门口。原来,这美味正是出自丁建国之手。

此时的棒梗完全忘记了之前与丁建国之间的不快,满心只想尝尝那散发着迷人香气的食物。他迫不及待地伸手推开丁建国家虚掩着的大门,由于用力过猛,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把正在准备吃饭的丁建国吓得一个激灵。

而坐在一旁老老实实坐着的丫丫听到响声后,小脸瞬间变得煞白,惊恐地望着门口。

丁建国急忙转身,当看到来人是棒梗时,眉头不禁皱起,语气有些生硬地问道:“你来这里干什么?”

棒梗看着丁建国的桌子上,竟然摆着满满的一大碗红烧肉,那馋的棒梗都流哈喇子了。

丁建国挡住了棒梗:“趁着我现在心情好,给我滚出去,别逼我动手啊。”

棒梗为了吃的笑了笑,看着丁建国:“建国叔,你对我不是最好了吗,你家炖肉怎么不叫我啊。”

曾经,由于与秦淮茹有着一定的关联,丁建国对待棒梗还算友善。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丁建国可不再像从前那般给棒梗留情面了。

只见他一脸不耐烦地冲着棒梗说道:“得了吧,我今儿个心情糟糕透顶,你最好别来招惹我!”

毕竟自己是一个大人,不能在家里动手打棒梗,所以丁建国就不想理会这个棒梗。

棒梗满脸狐疑地盯着丁建国,心中实在想不通为何对方突然间对自己如此冷漠。

虽说棒梗年纪尚小,却也有着孩子特有的倔强脾气。他眨巴着眼睛,直直地望着丁建国,开口道:“丁建国,昨儿个你把我送进了公安局,今天这碗香喷喷的红烧肉得归我才成!”

丁建国听到这话,不禁感到又好气又好笑,真不知这棒梗怎会如此厚颜无耻,真的不愧是贾张氏的孙子啊,一样的不要脸啊。

丁建国压根儿不想搭理棒梗,随手便从碗里夹出一块肉放到丫丫的碗中,温柔地说:“丫丫乖,快吃肉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
空门有佛
左传游记
左传游记
历史学研究生王嘉,在跟随博物馆考古大队考察并挖掘清理一座东周古墓,整理出土文物时,偶然发现了记载有左传内容的锦帛与竹简。后来在午睡时分,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梦。醒来之时,他却惊奇发现,自己正处在左丘明所着左传的春秋之际。之后,便发生了一系列奇妙故事,而他呢,在误打误撞之中,也恰巧偶遇了一代大师左丘明。...
酸辣茄子
三国之再世诸葛
三国之再世诸葛
重回三国演义,诸葛丞相星落五丈原,不甘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拉人回魂重获新生。陈亮,一个迷途小书虫,三国爱好者,如何利用系统,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统一中国。如果人生都能重来一次,还会有那么多遗憾吗?可是,人生最精彩,最让人难忘的,不就是那些错失的遗憾吗?...
思绪放空
叶罗丽:黑夜的主宰
叶罗丽:黑夜的主宰
++++++生前坎坷的叶玲珑(女主)穿越到叶罗丽仙境,成为了光仙子的痛苦分裂的人格,掌控了影之力的她,绑定了命运抉择系统。重来一次的人生,触之可及的命运,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触发不同的奖励,她将一步步从人类走向了神明的视角,俯视自我,俯视众生。她将以自己的智慧逐渐强大,以黑暗吸纳仙子们的苦痛,以命运的誓约建立联系。她...
历史古痕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