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史上,他有“南明贤相”之称,南明历史上有名的抗清官员,包括史可法、万元吉、杨廷麟等,都是他举荐的能人,许多抗清的士绅,包括杨廷枢、陈子龙等人,都得到过他的提点。
而且他为人清廉,不取民财,百姓为其立像纪念。
姜曰广此时是正三品南京詹事掌翰林院事,前段时间陈吉发将太子骗到江夏,他也跟着太子到江夏讲学。
陈吉发返回江夏后,便与他商谈了入阁的事情。
不过,姜曰广本人笑而捋须,拒绝了。
理由也很充分:“本朝未有天子在而詹事掌内阁之先例。”
意思是,詹事是皇帝留给太子的未来辅臣,此时皇帝正当盛年,若是提拔詹事充任内阁,会让有心人产生“废帝”的想法。
“那,先生可有人推荐?”
“不如举荐郑三俊。此人识人甚明,有他镇守京师,便是洪承畴也难插手内阁。”
郑三俊,字伯良,万历二十六年(二十四岁)中进士,四朝老臣,曾任刑部尚书,因拖延侯恂案,而被贬斥回家。
此人声望卓着,创雪台书院,诸生中有名臣叶廷桂、丁魁楚、侯恂等人。
历史上,此人于崇祯十五年起复吏部尚书,上任即举荐李邦华、刘宗周、史可法、陈士奇、夏允彝等良臣。
陈吉发与此人没有直接交集,但他在南京创业时,陈洪谧的顶头上司,南京户部尚书就是郑三俊。
此外,郑三俊还对当年参与熊廷弼辩护的言官多有搭救,比方说嘉鱼熊开元等人。
从历史资料和官声评价上看,郑三俊的确是不可多得的辅臣人选。
“既然姜先生推郑部堂,可否有劳您致信一封,请他出山?”
“自然没问题。只是部堂大人年长,小公爷要不要亲自去接?”
“这是自然,正好堂弟也在池州,好去看看。”
“小公爷有心了。您且回去稍待,回头让人送到您府上去。”
“有劳先生!”
陈吉发辞别姜曰广,回了陈宅。
第一件事,先去后院看女儿。
靠近父母院子的时候,他听见陈友富的声音,笑得爽朗,似乎正在逗孩子玩耍。
走近了才看清,竟然是个新生的儿子,是荣氏为他诞下的幼子。
“哟,吉发回来了,来看看你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