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志云如今作为科大的校长,早就已经开始准备迁移的事情。
由于王氏家族持续性对京城科技大学的高投入,科大如今发展的非常快。
在国内知名度已经不弱于清华北大。
学生如今只有三四千人,但教授加上讲师就达到2200人。
这科大说是大学,实际运行却更像是一个大型科研所。
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有很多人直接留校作为辅导员。
一年辅导员后,便升任讲师。
至于教授的评选,不光要看创造科学月刊上面发表了多少论文,还要有至少一项科研成果。
想要有科研成果,可不是你参与其他教授的项目就能混一混成果的。
而是要自己申请项目,自己召集学生一起完成。
在这样的政策下,讲师压力可不小,而学生也能在一个个讲师的项目里面锻炼,快速成长起来。
如此循环之下,估计在过些年,指不定学校的老师就能超过学生了。
如此奢侈的培养,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
还好从各地公招来的优秀学子,毕业后都被国家分配走了,不然规模可能早就比学生还要多了。
最近几年,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成果越来越多,也让外地学生比例变得更多,甚至于部分科目的投档线都已经超过了清华北大。
一年五百人左右的学生,现在可能四百人都是非王家村中学毕业。
王家村中学还能有一百多人进入科大,都要感谢从小在学校就要学习的中医教学,才让科大中医学院得大部分学生,都出自王家村中学。
他们王家村中学教育虽然领先,可和全国竞争,总会碰到那种天才人物,这种人,往往都是天生的,根本不是后天培养能比。
王泽仔细听着王志云的讲话,学校教授大部分都谈过,只要能够保证实验条件,并且待遇不会降低,他们是愿意听学校调遣的。
王泽对此倒是不怎么意外,科大因为是私人学校,政策制定比较灵活。
但凡成为教授的人,肯定都有几个项目成果。
靠着利润分红,科大的教授绝对是全国富裕的阶层。
这种条件,没有不可抗拒的原因,没人愿意舍弃。
谁让入职的时候都签过协议,这些分红一旦他们选择辞职,就不再发放了呢。
只要这些教授愿意跟着走一切就好办了。
王泽点点头道:“学校暂时不着急搬,过两年再说,你的任务,这两年要找一些文科教授,至少能支撑得起一个文学专业。”
他要等到苏联解体之后在建立自己的大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