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55章 夺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盛道:“也不是谁都能赎的,但像斗殴一类只被判三月以下坐监的,可以用钱相赎。”

其实用钱赎罪的律法一直都有,本朝也有。

不过赵含章急用人,加上要遏制辖下因为战争而突然增多的治安桉件,她就下令,取消所有以钱赎罪的律法,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一律刺字发配军中。

当时的命令只涉及重刑犯,为的是震慑豫州境内迭起的盗匪,以及地主士绅强抢流民为奴之类的事,但取消以钱赎罪却是一条大命令,没有规定细则。

这就让周文士这样因斗殴被判拘禁一旬的人也被拘在牢里,换成以前,他是可以拿钱赎罪的。

这样不仅县衙会有一些收入,也可以减少牢狱的压力。

要知道,牢房数量有限,他们还得给住进去的人包吃包住,有的常住的,还得准备制服,花销也不少的。

最近抓的有钱人多,又都不是大罪,高盛觉得可以添加几条细则,比如,打架进监的要交多少赎金能出去;吵架辱人的要交多少赎金能出去……

甚至于,在大街上快马、违反宵禁、车不进辙、当众裸露等等都可以用钱赎罪。

这几样,违反的人多是有钱人,简直一罚一个准,还可以清空一部分牢房。

赵铭觉得高盛的主意不错,不过这条命令是赵含章下的,要补充细则,还得她认同和下令。

于是赵铭中午去和赵含章用饭时提了一句,赵含章略一想就点头,“可以,不过什么罪名可赎,什么罪名不可赎,要做好规定,钱粮需要多少也定清楚,让高县令写个公文递交上来吧。”

赵铭点头,见赵含章手边放着一封信,只看信封便可看出是赵仲舆的字。

他只看了一眼便移开目光,但赵含章已经留意到,她笑着将信递给赵铭,道:“叔祖父来的信,陛下想要在夏至时祭天,到时候各地诸侯刺史都要去郓城拜祭,以及……”

她抬起眼眸看向赵铭,微微挑起嘴唇道:“共商迁都大事。”

赵铭:“……皇帝要迁都回洛阳?”

赵含章点头。

赵铭半晌无言,“那……你答应了?”

赵含章浅笑道:“关键不在于我,而在苟晞。”

苟晞是一定不会答应的。

赵铭也不想答应,赵含章远离皇帝,局势便还可控,看得出来,她现在的心思大部分还放在稳定豫州和司州,发展两地经济上,就算偶尔想要收复失地,那也是打着大晋的名义。

皇帝一旦回洛阳,赵含章成了“摄政王”,就算他们还想平稳的发展,局势也不会允许。

远的不提,就说她这两年新增加的各种法规细则,她虽也选用自荐或者他人举荐的人才,但定品选人一项政策早就名存实亡,她当政的这三年,豫州就没举办过一次定品宴;

现在她用人,大多是从招贤考中选人。

她用人还不拘男女,也不拘家世,皇帝一回洛阳,这些事势必会被提出来反复博弈。

赵铭光用脚指头想就知道到时局势会有多混乱,赵含章习惯了发号施令,她能接受这么多人在一旁对她指手画脚吗?

偶尔她的定策遭他们反对,她总是会哄着他们同意,但换上朝上那些大臣,她会去哄他们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罗混沌经
修罗混沌经
少年林辰被义父迫害,被挖去灵骨掘去灵脉,可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激活了自己父亲失踪前所留下来的逆神碑,自此走上了一条逆天屠神之路,开启永恒无敌的传说...
涅盘毛
造化鼎:开局女帝助我修行!
造化鼎:开局女帝助我修行!
少年许肆被家人背叛;丹田被废,武骨被挖,绝境之下跳下归墟禁地,巧遇倾凰女帝!却没想到,倾凰女帝身中奇毒,必须与至阳之体相结合,否则复归妖躯,帝果成空。自此…许肆觉醒至尊武骨,逆天崛起,报仇雪恨,一统大陆。手持鸿蒙造化鼎,可造化万物。...
行十
穿书反派:开局挖掉女主至尊骨
穿书反派:开局挖掉女主至尊骨
穿越了,苏河发现自己取代了某本玄幻文当中的无脑反派宗主。按照剧情,他宠溺万千,待之如亲女儿的弟子,在出外历练时,竟然被男主用一根鸡腿勾引走。为了男主,竟然不惜和他这个师傅翻脸。最后狗男女主角,打上山门,将他碾死并覆灭了他的宗门。“师傅,你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与林郎两情相悦,你若阻止我们相爱,我也只好和你恩断义绝,退出...
晚风起
星火逆穹
星火逆穹
主角吴晟生于百族并起、一个以“玄炁”修炼的世界。吴晟原是躺平青年,因家族嘲讽、羞辱,和父亲一同退族,后来经历了一些不幸经历,明白“强者掌控命运,弱者被命运掌控”这一道理,遂拜师冥烬踏上修炼路。自无炁开天后,大道演化三千修炼之道,天道“熵”生了灵智,妄图取代大道,因为修炼之道的强弱取决于修炼人数,熵常挑各族战争。先后...
日月星晟
觉醒废武魂,我即战神
觉醒废武魂,我即战神
简介:神州大陆,强者为尊。武魂,是这片大陆上衡量天赋的唯一标准,分天、地、玄、黄四大等级,每级十二品,泾渭分明,决定了武者一生的成就上限。董家少主董小秣,曾是青阳城公认的第一天才,却在武魂觉醒仪式上引动惊天异象后,最终只得一品黄级武魂,沦为家族笑柄,备受欺凌。然而,无人知晓,他献祭的并非真正的武魂,而是唤醒了丹田中...
董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