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第73章 上牌、办执照和缴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一会儿推出了两辆闪耀着崭新光泽的自行车,一辆永久二六、一辆凤凰二八。

“同志,你真是好眼光!这两辆车都是热销款,结实耐用,骑出去倍儿有面子。”

大妈售货员一边开收据,一边热情地介绍着。

大妈售货员开好收据,递了过来,不忘提醒道:

“同志,别忘了先去上牌、上钢印!”

“谢谢大姐,多谢提醒,祝您工作顺利!”

陈安接过收据,核对无误后,道谢。

随后,陈安和陈凡各自推着一辆自行车,走向商场的大门。

这个年代,每辆自行车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登记程序,包括上牌、烙钢印以及获得《自行车执照》。

只有办理了这些手续,自行车才能合法上路。

这些手续就和未来汽车的车牌、行驶证的性质差不多。

出了商场之后,陈安先让陈凡林惜两人分别骑上自行车,试了试骑车技术,感觉没问题,这才放心下来。

于是,陈安骑车带着林惜,陈凡独自骑了一辆,三人马不停蹄去趟街道办,凭借商场开具的购买收据,顺利开具了介绍信。

然后,三人又拿上介绍信和收据赶去派出所,办理上牌和执照的手续。

街道上,行人匆匆,偶尔有自行车穿梭其间,但大多都遵循着规矩,不敢轻易载人。

现在城镇地区和公路上是不准骑车带人的,如果违反规定,交警会给予五角到一元的罚款。

陈安深知这一点,每当遇到交通警察的身影,他都会提前下车规避,推着自行车走过。

经过一番周折,陈安三人依次办好了相关手续。

自行车号牌被安装到指定位置,

车把上和三角架上分别用铁锤砸上“钢印”,

两个《自行车执照》花了三块钱,

“自行车使用牌照税”每辆车两块钱,

这个与未来的汽车车船税一样,每年都要缴纳的。

这些手续办理完成,看着眼前的两辆自行车,陈安三人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他们知道,这两辆车从此刻起,正式成为了他们家庭的一员,将陪伴他们走过未来十几年的风风雨雨。

出了派出所,离四合院已经不远了。

陈安便让陈凡和林惜一人骑了一辆车走在前面,他则在后面跟着。

陈安看着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了两人身上,和谐又温馨,他脸上洋溢起笑容,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满足。

路上,陈凡和林惜两人不时引来路人的侧目与羡慕的赞叹。

“这两孩子,这么年轻就骑了自行车,家里真有本事。”

“这辆是永久牌二六,百货大楼要一百九十块呢!”

“这辆是凤凰二八大杠,也要一百五十八块!”

那些羡慕的目光和窃窃私语,让陈凡和林惜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他们加快了速度,仿佛要让这份快乐随着车轮的转动而无限延伸。

四合院。

陈安刚刚迈进前院,便见阎埠贵正弯腰,提着喷壶,在摆弄他的那几盆花花草草。

看到这一幕,一股熟悉的四合院剧情的画面感,立刻扑面而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武布中华
武布中华
李自成,“老朱家人心丧尽,合该俺老李得天下!”张献忠,“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多尔衮,“天命于大清,入中国为天下主!”明朝崇祯帝自缢,南明弘光帝瑟瑟发抖。河南登封,魔王高欢降世,异军突起,以天下布武的决心,结束动荡的乱世。李自成说俺挡他道了,杀!张献忠割据不臣,杀!多尔衮南侵,你也敢觊觎中国,杀!杀!明朝皇帝,...
话凄凉
盗墓:死遁后被关小黑屋
盗墓:死遁后被关小黑屋
凌云意外来到这个世界,有一个人将他从平静的生活拉到了浑浊的泥潭,守护他但又无可奈何。从九门再到新盗笔,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在这段路途中充满了坎坷,但是只要有他们在,凌云就可以一往无前,不用担心后顾之忧。但是渐渐的凌云发现那些朋友看向他的目光变了味道…与二月红:你为我种满城海棠花开我就回与解九:你的嘴是不是抹了毒?与吴...
梦想穷成花三郎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全员狠人!当冷兵器遇上现代战术,当历史名将继承者变成问题青年;??警告:这不是传统种田文!是与并存的战争狂想曲穿越成山贼太子爷那天,张克在衣冠南渡的流民堆里,捡到了二十个"问题"儿童——-吃货李玄霸:好香,大哥青楼有啥好吃的-恋爱脑吕布:介个就是爱情-无口霍去病:说话就俩字,大小姐上门提亲-老赖韩信:抢钱抢书但绝不...
小阿提拉
什么?男的穿越到古代宅斗?!
什么?男的穿越到古代宅斗?!
双男主+强制成亲+先婚后爱+宅斗宫斗+朝廷权谋(机灵但有时又清澈愚蠢的小医官×聪明足智多谋功利心重的野狼锦衣卫指挥使)男版知否,现代大学生(林晓智)穿越到古代贺府体弱多病被算计落了水的三少爷(贺景春)身上,从狭小的院子里一步一步生存算计,拼搏到了太医院,朝堂。在古代,女子以婚嫁为重生的机会,而男子呢?如何在古代一步...
辰昆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金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