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留香

第十三章 家的困苦(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那些年里,农民只能是靠天吃饭,遇见丰收的年月,或许能勉强填饱肚子,不被饿死。

要是老天闹点小情绪,那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天干年间,火辣辣的太阳,将土地晒出了一条条两三指宽的裂痕,也将地里的植物,晒得抬不起头来,玉米的叶子都裹在了一起。

土地里的收成,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计,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住收成,否则别说是饿肚子,到时候连给地主的税收都不够。

由于地里位置的原因,白美田要想保住这些收成,就必须去一里地以外的水渠里去挑水,好在白美田已经完全恢复了。

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扛着太阳毒辣的光芒,白美田每过一天都要去挑水浇灌,不论如何他都必须要保住今年的收成。

汗如雨下,白美田的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他索性脱掉了衣服,光着膀子来回的挑水,水倒入土里,瞬间就被吸收个干净,所以一挑水也浇灌不了多少,那么大一块地,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可是没有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活这些粮食,才能保住收成,才能交得出税收,才能让家人不饿肚子。

一天下来,白美田的两肩上一片血珠,仿佛双肩都不听使唤,酸痛不止,不过好在由于太累,白美田总是一倒下,就睡着了。

白美田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他保住了地里的粮食。

不过,粮食是保住了,可是收成却不怎么样,恐怕除去地主的税收,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是这样,那这个冬天,他们家可就不好过了。

这下可愁坏了白美田,可是土地里的庄稼,听不懂人世间的悲凉,也看不到白美田的忧愁,它帮不了白美田。

唯一能帮白美田的,只有自己,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双脚,才能解决眼前的所有困难。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白美田左思右想。

那天白美田看到家里仅剩的一点米,一个念头从他的脑海中闪过,灵机一动。

这里的米,比仁寿的米要贵一些,而且白美田想起了曾经在仁寿帮米店老板做事的时候,他替老板去搬运过米,价格还要便宜一点。

这下把白美田高兴坏了,白美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徐书云,商量之后,备足了几天的干粮,白美田第二天就上路了。

从这里到仁寿大约有一百多里路,而且白美田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脚徒步前行,所以这条路虽然能维持家里的生计,可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的。

白天赶路,晚上天好就多走一会,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休息,走了两天,白美田才到达目的地。用带来的家底,买了一百多斤大米。

挑着一百多斤米,想着等到回到家以后的幸福,白美田脸上露出了笑容,走上了回家的路。

来的时候是几乎是空手来的,可是回去的时候得挑上这一百多斤的米,走一百多里的路,这就不是一个小工程了。

不过有家的责任,有家的诱惑,无论多远,也都有了勇气,有了动力,走了三天多,白美田终于回到了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武布中华
武布中华
李自成,“老朱家人心丧尽,合该俺老李得天下!”张献忠,“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多尔衮,“天命于大清,入中国为天下主!”明朝崇祯帝自缢,南明弘光帝瑟瑟发抖。河南登封,魔王高欢降世,异军突起,以天下布武的决心,结束动荡的乱世。李自成说俺挡他道了,杀!张献忠割据不臣,杀!多尔衮南侵,你也敢觊觎中国,杀!杀!明朝皇帝,...
话凄凉
盗墓:死遁后被关小黑屋
盗墓:死遁后被关小黑屋
凌云意外来到这个世界,有一个人将他从平静的生活拉到了浑浊的泥潭,守护他但又无可奈何。从九门再到新盗笔,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在这段路途中充满了坎坷,但是只要有他们在,凌云就可以一往无前,不用担心后顾之忧。但是渐渐的凌云发现那些朋友看向他的目光变了味道…与二月红:你为我种满城海棠花开我就回与解九:你的嘴是不是抹了毒?与吴...
梦想穷成花三郎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全员狠人!当冷兵器遇上现代战术,当历史名将继承者变成问题青年;??警告:这不是传统种田文!是与并存的战争狂想曲穿越成山贼太子爷那天,张克在衣冠南渡的流民堆里,捡到了二十个"问题"儿童——-吃货李玄霸:好香,大哥青楼有啥好吃的-恋爱脑吕布:介个就是爱情-无口霍去病:说话就俩字,大小姐上门提亲-老赖韩信:抢钱抢书但绝不...
小阿提拉
什么?男的穿越到古代宅斗?!
什么?男的穿越到古代宅斗?!
双男主+强制成亲+先婚后爱+宅斗宫斗+朝廷权谋(机灵但有时又清澈愚蠢的小医官×聪明足智多谋功利心重的野狼锦衣卫指挥使)男版知否,现代大学生(林晓智)穿越到古代贺府体弱多病被算计落了水的三少爷(贺景春)身上,从狭小的院子里一步一步生存算计,拼搏到了太医院,朝堂。在古代,女子以婚嫁为重生的机会,而男子呢?如何在古代一步...
辰昆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金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