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其中也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于是《中国电影报》正式发文。
<商业与主流价值观完美结合——主旋律题材迈入3.0时代!>
在新中国成立早期,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南征北战》《上甘岭》《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都属于为主旋律范畴内的影片类型,一定程度上也为后续的诞生做好了准备。
而1989年出品并实现全国大规模放映的《开国大典》便成为这一阶段主旋律题材电影的经典代表作。
当年适逢新中国成立40周年,观众们的观影热情空前高涨,让其收获了在当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票房记录1.7亿!
自此,主旋律电影正式迈入1.0时代。
进入千禧年之后,国内电影市场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也开始全面升级和转型,这一时期对于电影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其中,以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集结了数百位明星的国庆60周年献礼之作,首次将主旋律题材与商业模式进行结合,可谓是揭开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历史性的新篇章!
顺利让主旋律电影进入2.0时代。
2.0时代,主旋律电影尝试与更多题材进行融合,在呈现主旋律精神的同时也强化了商业形态上的表达,使其更具传播属性。
但在市场上,单位包场客观存在。
且,这些电影想要盈利,前提是明星低片酬乃至零片酬出演,极大压缩成本后,才能凭借票房实现回本。
数据很好看,业绩很实在。
却不符合市场规律。
注定无法长久。
《建党伟业》就已经显露颓势,观众对数星星渐渐失去兴趣。
《建军大业》尤甚。
和《战狼2》同期公映,仅拿下四亿票房。
全片到处都是小鲜肉,也撑不起粉丝票房。
足见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电影只能是观众看个新鲜。
而自《战狼2》后。
华国电影人开始探索主旋律电影3.0版本。
和《战狼2》、《红海行动》不同。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主旋律电影,抛弃了一味的说教模式,而是聚焦到一个个普通的平民老百姓身上,以他们的视角来以小见大的展现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或许没有波澜起伏,却是离生活最近的主旋律献礼片。
因此,官媒才会认为。
《我和我的祖国》是主旋律3.0版本的最佳模板。
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将真实事件进行艺术化改编,以影片当中的全民回忆带动影片外观众的爱国情绪,成功地将主流价值观和商业化手法完美结合,将献礼片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与重塑。
而这一点也完全可以在进行其他类型化创作时加以使用。
对于未来华语电影市场以及中国内地影市的深远意义仍将长期存在。
中影已经在策划新的同类型电影。
这次主攻喜剧,李元青就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