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第954章 江陵陷,朱治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百五十四章 江陵陷,朱治死

城中。

朱治的府邸,书房内。朱治正在看书,忽明忽暗的灯光,让他的内心愈发不能平静。

他虽然不知道俞飞的背叛,但对于孙坚的败亡,却已经很悲观。

“只是时间问题了。文台生不逢时啊。”朱治放下书卷,长叹了一声。

如果这个天下没有张霸,那孙坚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

但可惜,强者中还有更强者。

张霸。

镇压了这一世,让曹操、袁绍、董卓这些豪杰都败亡的人。

实在心烦意躁,朱治摇了摇头,整理好了书卷之后,起身离开了书房,回去卧房,洗漱了一番,和衣而睡。

江陵的城防体系,自己会运转。

朱治入睡,并不影响江陵城防。

但再强的城防体系,再强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当人都腐烂了,那就什么也不会剩下。

“杀!!!!!”

北城门响起喊杀声,火光冲天。有人用丹阳郡话,大声叫道:“天命在汉室,汉室在大将军。孙坚冥顽不灵,器小志大。起兵抵抗大将军,必会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健儿们,我们反了。助大将军夺取江陵,荡平荆州、扬州。”

“天下一统!!!!”

“天下一统!!!!!”

杀声呐喊声,最终化作了整齐的声音,如山呼海啸一般,往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孙坚虽然有地形优势,有一定的民心基础。但终究逆不了天命。

这天下只容得下一个张霸。

容不下孙坚。

“快。快攻入城中。趁机占据江陵城,杀了朱治。”张辽为先锋,领精兵三千,迅速的赶到了城门口,加入了作战之中。

汉军在城外,尚且被朱治畏惧。

朱治绝对不敢出城与汉军交战,现在汉军入城了。朱治军不说立刻崩溃,但也是仓惶不知所措。

他们惨叫着被杀,投降者不计其数。

张辽杀入城中之后,黄祖、纪灵也统兵马杀入城中。只有黄忠坐镇城外军营,负责接应。

大势已去。

无力回天。

朱治在第一时间醒了,让人为自己披甲,然后走到高台之上,观看局势。

“是丹阳健儿。想不到连丹阳健儿都背叛了我。”朱治听着丹阳声,不由悲凉。

张霸连百万之兵南下,与孙坚南北对峙七八月。江南人心浮动,败亡有凭。

但连丹阳人都背叛了他!!!从感情上来说,他有些无法接受。

“将军,怎么办?”亲兵们望见北方火光,听着杀声,也露出畏惧之色。

汉军天下无敌,现在他们入城了。

朱治叹了一口气,对亲兵们说道:“我不能对不起文台。自刎而已,你们走吧。”

说罢,他转身看向东方,幽幽一叹道:“文台。”然后毫不犹豫的拔剑自刎,闭目而死。

“将军!!”亲兵们发出了悲鸣,然后竟也有数人拔剑自杀,追随朱治而去。其他人你看了看我,我看了看你,最终露出羞愧之色,一咬牙离开了这里,向汉军投降了。

城中的朱治军,有人投降,有人自杀,但却唯独没有人打算逃出江陵城,去投奔对岸的孙策。

一则甘宁等诸将,已经封锁了长江。

二则所有人都对孙坚失去了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吴城在宴席中无意惊扰了长公主,而被震怒的皇帝流放北莽。罪囚营中,吴城在生死危机时刻觉醒神级杀敌系统,只要杀敌就能获得属性点奖励,增强自身能力。从此吴城一路在北莽驰骋,杀敌无数,一步步做大做强。北莽异族凶险,王庭使者强悍,朝堂汹涌莫测,大军征途漫漫。且看,吴城如何从罪囚一刀一刀杀到天下之主!...
凉小城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王通一朝穿越至大业王朝成为边远地区的一个小小百姓。恶霸欺,官僚压,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活命,王通奋力挣扎。种田经商,杀人放火,历经三年,终于拼搏出了一番天地。本想做一个土皇帝逍遥一生,直到那年大业长公主殿下游山玩水,偶遇王通……这王通,竟然懂得如此多种田知识!这王员外,竟然有如此多奇思妙想!这王书生,竟然满腹锦...
公子谦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又名因为评分刚出,所以会比较低,望谅解一朝穿越,阮皎年从24岁多马甲社畜做回高中生。她忍不住扶额苦笑:“该死的世界,我恨你。”“明明都要看到结局了!闹哪样!”当发现穿的斩神且穿到沧南集训前一年多还靠鸡肋的禁墟进了集训名单。“亲爱的世界,刚刚开的玩笑。”意外成神代后,神给她发传单,阮皎年笑容一僵,"不是您还有兼职啊。...
西合虞三价酒
我在三国加个点
我在三国加个点
刘毅在城头上醒来,城墙上喊杀声一片,城下黄巾密密麻麻,箭矢威力堪比重狙,武将动辄爆气开无双......PS:非无脑爽文,半史实~...
临海墨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
榴弹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