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锦心

第四百七十章 逃离京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亲,没事了,以后都不会有事了。”看着渐渐远去的码头,王忠又喃喃自语了一句,仿佛这样才可以真的安心似的。

码头上的人越发的远了,真的离开京城了。

船舱里就只有父子两个,王忠放松下来,想了想忽然道:“父亲,我觉得那天那位就是左相府上的姑娘,二位。”

“你是真不知死活,管她们是谁。”王父吓得一哆嗦,伸手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直接拍在胳膊上,“左相府上的姑娘,哪一个都不是你得罪得起的。”

王父这几日也打听清楚了,左相府上的大姑娘救了静王,要进静王府为侧妃。

左相府的二姑娘,更是了不得,救了楚王和七公主,这位还是嫡女,将来不管嫁给谁都差不了,还会得皇家眷顾。

就这两位这来头和身份,王父听了当时就是一哆嗦,蠢儿子怎么敢招惹到这样的人,这是真的找死吧!

“回去之后切莫胡说,一句话也不要说。”王父叮嘱道。

“父亲我就和您说说。”王忠苦着脸道。

“和我也不要说,谁也不要说,这事就过去了,以后谁问都不知道-,哪怕他们打听江南的商人是谁,我们也不知道,江南的商人不少,谁知道是哪一家。”王父瞪着儿子道,“这件事情,你就要埋在心里,谁也不许提,哪怕你的母亲。”

“父亲!”

“怎么,你还敢说?”王父怒道,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震得跳了跳,“那是左相府,那是皇家,是我们这样的人能卷进去的吗?别说是我们,那个礼部侍郎府上的公子,也不会落了好。”

对于这个同样作死的礼部侍郎之子,王父觉得这个人也是真的蠢。

明明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偏偏这么跳出来,也不知道是中了谁的计,这是结亲吗?这分明就是结怨,而且还是死仇的那种。

蠢是真的蠢!

同情礼部侍郎。

这一位高官在王父的心中,和自己有几分相似,都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而且看起来,礼部侍郎府上的公子惹的祸比自己儿子更大,这么一想,心里稍安,莫名的有种别人比我更差,我也还好的感觉。

“老爷,沈掌柜求见。”一个家人在门口禀报。

父子两个对望一眼,王父对儿子道:“你先去休息,我和沈掌柜说说话,他此次搭我们船去往江南,是要去开铺子做生意的,他身后的主家不一般,若是能和他扯上关系是极好的。”

能在最后一刻,找上自己,出重金要求搭自己的船离开,原本就说明了这位姓沈的掌柜不一般。

沈掌柜去往江南是替主家做生意,王父自己就是一个生意人,两个人是一拍即合,这种时候当然要趁着一路同行,好好的联络一下感情。

“儿子明白,儿子先离开。”经此事后,王忠比以前谨慎了许多,再不敢轻视京中的权贵。

有小厮进来扶着王忠离开。

王父迎到了门前,船舱门前站着一位老先生,看到王父过来,忙笑呵呵地迎上前,典型的生意人的形象。

生意人见生意人,王父一眼就看出对方并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两下里说话必然有不少的话题,此去江南路途上时间不少,可以好好的说说话,扯扯关系,再到江南的时候帮他一把,两个人的关系就密切……

此事妥了……

王父觉得妥了,这一次儿子的大难也过去了,左相府上姜寻承这会却是心慌意乱,脸色铁青……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还记得你的18岁吗
还记得你的18岁吗
在南州大学的梧桐树下,学霸林晚与计算机系天才沈星河因一场偶然相遇,开启了交织着青春与梦想的篇章。校园里,他们共同成长,在学术与竞赛中携手前行;生活中,爱意在点滴相处间悄然滋生。毕业后,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两人又将如何守护这份真挚的感情?...
想念你的笑666
月梦之渊
月梦之渊
阿月,纯牛马都市打工人,一梦坠入与“兄长”遇见的神域界,发生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故事,梦里还是现实?不重要,记住:开心才是唯一。...
苗疆哒十二正神
【快穿】女主她平凡又不完美
【快穿】女主她平凡又不完美
本书别名感谢各位支持和喜欢,作为的第二部来了~前传是风格延续第一部哦~本文每次女主全部不完美,出场均有小毛病,例如有结巴,哑巴,懦弱,缺德,缺心眼,偷窃癖,自恋,偷窥狂,夜盲症,爱撒谎……等等。维持原主人设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又惨又好笑,好笑又温馨,家长里短,努力向上,有人间温度~鉴于金豆豆已经成神,前期金手指太大...
妮妮芽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看了无数清穿小说的董佳佳穿越了,前世大龄未婚未育的她只好摆正心态,秉承着熬过康熙的原则,日日养生,静静吃瓜,好好养娃,不知不觉活成了清朝长寿妃嫔之一。...
猫鲤逑思
不就花点钱,怎么成全网白月光了
不就花点钱,怎么成全网白月光了
[重生+神豪+爽文+无固定cp]艾姒被人偷了十世福运,用倒霉了九辈子的遭遇换来了打赏十倍返现的金手指。喜欢主播唱歌,刷礼物!喜欢主播的才能,刷礼物!!喜欢主播的脸,刷礼物!!!看着银行卡里越花越多的余额艾姒陷入沉思,原来躺着就能赚钱是真的!艾姒苦恼,钱多了,围在自己身边喊姐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众人:姐姐是我的!...
七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