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对比可以发现,大明朝就是整个华夏历史的颤抖手的结果。
比如太祖皇帝,吊民伐罪,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广泛建立惠民药局、慈幼局、社学武学等,这是前所未有的。
比如太祖皇帝时期,竟然因为皇子王孙藩王肆虐藩地百姓就申斥甚至严处圈禁藩王。自古以来藩王被处罚,从来都是有且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上层皇权斗争。除此之外,一个单纯臭名昭着的藩王,大概率反而是皇帝期待的结果。
准确来说,太祖皇帝就是大明历史最大的颤抖手。以至于在太祖朝的法令大诰,充满了矛盾。这些都是历史大势与颤抖手一方博弈的结果。
颤抖手会带来变化,至于变好还是变坏却不一定了。因为能被约束的就不是颤抖手了。
讲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让学生们明白,大明历史上三个正向颤抖手的幸运。同时也让其明白,如果全都期待颤抖手就应该做好承受代价的准备,比如王振、刘瑾等人。
当然稍微有点常识也会明白,世祖皇帝绝对算不上正向的颤抖手,纯颤抖而已。但估摸也没谁敢去细究这些细节。
告别恩情与强人期待情节,再挑选合适的诸子百家等学问进入国学经典学习,才能真的培养发自内心而不是攀附权力的道德。
高翰文的国学水平真的不咋的,虽然继承了本土高翰文的记忆,但科举也考不了多少啊。
后世读了那么多国学经典,能记住的真不多。高翰文提笔就把周敦颐的《爱莲说》名字写了上去。
这一篇将成为《国学经典》课程与教材的总基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句话在高翰文的注解里就两句话,一个是追求人格独立,不去趋炎附势蝇营狗苟,二个是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求正的外部性,做到香远益清。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允许小众爱好,大众爱好牡丹带来的只会是攀比,小众爱好才是内心的归属。当初唐明皇与杨贵妃爱牡丹,京城的养花匠在贵族官僚的攀比压榨下家破人亡不知凡几。
后两本书就缺乏材料了,只能先圈两个课程组出来,苦一苦下面老师了。
? ?多谢多谢书友lhpdw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