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预沉默良久,终于冷笑一声:“丞相好算计。”
宗预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扳指,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茶盏中的倒影微微晃动,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
案下的左手悄然握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烛火摇曳,司马懿负手而立,望向窗外的夜雨。
他知道,这些蜀汉旧臣所求的,无非是保住汉室最后的气节。
而他想要的,不过是顺利晋升晋公,为司马家铺路。
——这场交易,未必不能成。
………
司马懿端起茶盏,轻啜一口,道:“宗老,您是三朝元老,应当明白——有些事,争不如和。”
宗预盯着他,缓缓将奏章收入袖中。
“明日早朝,“他起身,声音低沉,“老夫会联署此奏。“
司马懿微笑颔首:“如此,皆大欢喜。“
宗预的右手悬在奏章上方,羊毫笔尖的墨珠将落未落。
老竹制成的笔管已磨出深红包浆,尾端刻着“章武元年御赐“的微雕小字。
砚台里是陈年松烟墨,混着三滴昨夜雨水——宗预惯用的“无根水调墨“以示清白。
烛光将笔影投在“严查宦官“四字上,如一把悬在黄皓头顶的铡刀。
司马懿适时推来一枚犀角镇纸,兽首正好压住奏章边角。
先帝赏赐的南海犀角,底部阴刻“汉祚永昌“,却被磨去了“昌“字最后一笔。
刻意让兽眼对着“联署此处“四字,瞳孔处镶嵌的黑曜石映出宗预颤抖的腕骨。
这枚曾镇压过北伐军报的旧物,如今要镇压一场无声政变。
笔尖终于触到绢帛时:
“臣“字的竖勾突然转向,暗合诸葛亮《诫子书》中的笔势。
“预”字最后一捺本该舒展,却陡然收锋如断矛——恰似他建兴六年阳平关败退时的撤军路线。
故意在署名旁溅出半粒芝麻大的墨点,与司马懿的印泥形成二星拱月之象。
宗预的笔锋从奏章上抬起,最后一滴墨在“臣预“二字上凝成微凸的痕迹。
松烟墨混入金粉,在烛下泛着冷光,与司马懿的朱批形成鲜明对比。
署名最后一捺拖出细如发丝的飞白,如一把出鞘三寸的剑。
搁笔时笔杆轻磕砚台,震落半片干涸的墨痂——恰是诸葛亮的“明志玉珏“形状。
宗预从怀中取出龟钮银印时,司马懿的瞳孔微微一缩——
“汉尚书仆射预“六个篆字,其中“汉“字缺了三点水,是当年为抗议刘禅宠信宦官故意磕损。
力道大得让绢帛下的案几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印泥却只沾满半边印面。
移印时带起的朱砂丝,在奏章上拖出一道血痕般的细线,直指密信中陈只的名字。
待朱砂干透,宗预突然将冷茶泼在砚台里。
茶碱与松烟墨相遇,腾起一股白烟,隐约现出“慎“字草书。
倒扣的茶盏恰盖住奏章上“宦官“二字,盏底茶渣拼出残缺的八卦坎卦。
老臣起身时袍角带风,将密信吹落到炭盆边沿——留给司马懿救与不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