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三百五十八章 狡兔二窟,多活几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柏灵筠道:“说起来这黄公衡可是很聪明,能在当今之世施展狡兔二窟之计,是一大才,若是蜀汉在刘备之后能同时拥有诸葛、黄权两位大才,那我魏国可就更加危险了,诸葛也不至于就这么早早的就劳累而死,

但若是他在先帝之后再多活几年,那就非夫君之福了。”

曹爽点头道:“灵筠说的是啊,若是他再多活个几年,以吾前些年的所作所为,必不会与他相处融洽,甚至还会交恶,但他也不会倒向司马仲达那边,毕竟黄公衡很有识人之明,能看出司马懿的深藏的野心。”

黄权年轻时任巴西郡吏,后来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

黄权劝谏说:“左将军(指刘备)有骁勇声名,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

如果客人(刘备)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主人(刘璋)就会有累卵之危。如今尽可以守紧边境,以待时局的稳定。”

黄权的智谋,颇类贾诩,几乎可以算是算无遗策了,可惜人微言轻,很少刘璋被采纳。

刘璋不听,派谋士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县令。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反目,举兵进攻益州,派诸将分别攻下益州郡县。

各郡县大都望风归顺,只有黄权闭城坚守。

等到刘璋投降后,才向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举兵南征张鲁,张鲁败逃巴中,黄权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

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曹操。

其后,刘备击破巴郡賨人首领杜濩、巴郡七姓夷王朴胡,发动汉中之战,攻杀曹操帐下名将夏侯渊,占领汉中。

人们只知道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这些计谋都是黄权首先替刘备想出来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领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准备征讨吴王孙权,黄权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

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任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

章武二年(222年),吴国大都督陆逊顺长江流势冲破蜀军的包围,蜀汉江南前线部队大败,刘备撤退。

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型月,成为真祖的旅途
穿越型月,成为真祖的旅途
被地球(盖亚)所渴望,却不被人类(阿赖耶)渴望。在遥远的未来,不知名的世界线中,名为真祖的生物被消灭殆尽,这颗星球想起了「月之王」曾经与祂签订的契约,于是祂以「月之王」为蓝本创造出了最后的真祖……...
闪烁湖光
以UT的形式通关原神
以UT的形式通关原神
我是易阳,有过些复杂经历的普通…哦不,现在该叫我“融合怪”,真实验室里那类。外表什么的也请别太介意,我是个和平主义者,只是想在闲暇之余做出些好的改变。但现状和我的原计划有些差错…首先,和一个存在“魔物”这种设定的世界的人语言不通就很C。其次…我应该没答应过你们这么赖在我的灵魂与躯体上不走吧?“诶嘿…别这么暴躁嘛,没...
一个普通的玩家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驯龙高手:天命代言人
驯龙高手:天命代言人
王哲突然穿越到11世纪的世界化名瑞恩·安徒生。当群龙翱翔天际,冲天的火焰使维京人们发出疯狂的咆哮,为了鲜血与荣耀。海盗船上的少年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铁剑。被关押的白龙冷冷的注视着这一切。那些被称之为龙王资质的迷惑巨兽是否早已被西方大陆的人们所熟知?龙之秘境的通道到底是谁建立的?北方的巫师在暗中悄然监视那些庞然巨物,海...
沉默的鬼
海贼:身为海军的我将立于天上
海贼:身为海军的我将立于天上
“战国元帅,海军大将是有极限的啊!”“在我任职海军这短短十几年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海军之中的职位越是提升,越是能够感觉到那极限的存在于束缚。”“必须要成为超越海军体系的存在啊!”海军元帅战国看着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第四大将,面色狰狞:“你究竟想说什么?”阿维斯塔·洛凛张开双臂,在他身后是无数跟随他一起站起来的...
奶奶曾经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