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一百六十三章 感谢曹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二,频繁迁徙

除了不让诸侯王治民、领兵之外,曹丕及其继承者还不断更改封地、封号,让诸侯王频繁迁徙,让各诸侯王苦不堪言,可是却让中央朝廷没有了威胁,可他们却是敢怒不敢言,没什么办法,哪怕他们是诸侯王也一样!

究其原因,无外乎避免诸侯王与当地豪强建立太过紧密的联系,从而在地方上产生影响力。屡迁封地之后,不仅剥夺诸侯王在地方立足的条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地方官吏或豪强敲响警钟。

以陈思王曹植为例。建安十六年始封平原侯,十九年改封临淄侯,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后,遣曹植归封国。

魏文帝黄初二年,贬爵安乡侯。不久改封鄄城侯,黄初三年,立为鄄城王。黄初四年,徙封为雍丘王。

魏明帝太和元年,徙封浚仪,太和二年,复还雍丘,太和三年,徙封东阿,太和六年,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其年卒。

再如中山王曹衮。建安二十一年封平乡侯。

二十二年,徙封东乡侯,其年又改封赞侯。

曹丕称帝后,黄初二年,进爵为公。黄初三年,为北海王。黄初四年,改封赞王。黄初七年,徙封濮阳。魏明帝太和二年就国,太和五年冬,入朝。太和六年,改封中山。

如果说曹植频繁迁徙是因为曹丕父子的刻意报复,那么中山王曹兖的例子就很能反映出问题了。

无他,在诸王中,曹兖是最恭敬曹丕父子的,事事都非常谨慎,因而被朝廷树立为典范。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诸侯,其迁徙程度也如此频繁,其余诸侯王的情况便不难想象了,

如今“换人”便可从这些诸侯王的后代中仔细的挑选一个听话的,反正他们都是武帝的血脉、文帝兄弟的血脉,都算得上是曹魏正统啊!

其三,严防死守

曹丕即位后,立刻令诸侯就国,不允许待在京师。其后又规定,除非有中央特邀,诸侯王不得入朝。而即便特许入朝,也设置了重重禁令,诸侯王稍有不慎便有削地的惩罚。

同时,宗室子弟又不得入仕任职,被排除在帝国的政治权力之外。虽然有王侯的尊号,但几乎等同于匹夫庶民。此外,曹丕又在封国内设置文学防辅、监国谒者等监察官员,密切监视诸侯王的一举一动。

这些监察官员,虽然职位低,但直接对中央负责,专门负责监督、揭发诸侯王不法行为。可以想见,这些人为了仕途的顺利,努力挖掘、甚至不惜捏造罪名以打击诸侯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巨宋
巨宋
北宋宣和年间,乃是千年难遇的大争之世!华夏正统的大宋!百年最强的契丹!方兴未艾的女真!坚韧剽悍的西夏!居高临下的吐蕃!侵掠如风的回鹘!重死轻生的新罗!七大势力,或国富,或军强,或臣贤,竟是把广袤的东亚大地搅得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当世第一宗师,道门云谷真人坐下关门弟子唐烈,带着后世记忆的离魂奇症,携师妹奉师命下山,护...
天意在此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刚穿越成亡国之君,龙椅还没坐热,叛军的战鼓已在宫外轰鸣!太监总管劝我抹脖子,满朝文武等着递降书!绝望之际,暴君系统觉醒!“殉国?狗都不选!”“朕,选择亲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我一剑斩了主张投降的宰相!下一秒,十万铁骑破空而来,单膝跪地:“参见陛下!”叛军兵临城下?朕一箭射杀敌方主帅!国库空虚?朕抄了世家,黄金堆满...
奇奇怪怪最可爱
大周第一婿
大周第一婿
刚穿越就被逼入赘?既然反抗不了,那就用魔法打败魔法!且看我一人入赘六家!什么,你说这无耻?不不,这不是我的黑历史,只是我来时的路!再回首时,我已是天子亲封的大周第一婿!...
梁山老鬼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与大明星撞名的陈坤,一朝穿越成铠甲勇士的小反派影霸,是轰轰烈烈的做一番事业,还是在保命的前提下偷偷摸鱼?陈坤:“我只是个想要活着的普通人啊。”同人衍生,不一样的影霸,不一样的苟。...
子夜前